國械注準20213080729
uMED 10A除顫監護儀技術參數要求(V1.0) |
||
序號 |
|
招標技術要求 |
1 |
|
物理規格/性能 |
1.1 |
|
整機重量(標準配置,含電池、體外板、記錄儀)≤5.3kg |
1.2 |
|
抗沖擊/跌落性能:具備優異的抗沖擊/跌落性能,裸機六面均可承受≥0.75m跌落沖擊 |
1.3 |
|
防塵防水級別:設備具有良好的防塵防水設計,防塵防水級別IP44 |
1.4 |
|
環境適應能力強,工作溫度范圍至少滿足0oC~45oC,且從室溫環境下進入-20oC環境后,至少能工作60分鐘;存儲溫度范圍至少滿足-30~70oC;工作/存儲濕度范圍至少滿足10%~95%,非冷凝;工作/存儲海拔高度(大氣壓力)范圍至少滿足:-381m~+4575m(57.0kPa~106.2kPa) |
1.5 |
|
除顫監護儀面板按除顫1-2-3步操作分區顯示 |
1.6 |
|
提供雙色報警燈 |
1.7 |
★ |
除顫監護儀內置常用操作互動學習指南,提供說明書或機器截圖等證明材料 |
1.8 |
★ |
可通過掃描設備機身二維碼查看設備培訓維護視頻,提供彩頁等證明材料 |
2 |
|
顯示屏 |
2.1 |
|
彩色液晶顯示屏,屏幕尺寸≥7英寸;分辨率不小于800×480像素;可顯示≥4通道監護參數波形 |
2.2 |
|
支持中文操作界面 |
2.3 |
|
有高對比度顯示界面,支持戶外查看 |
3 |
|
電源及電池 |
3.1 |
|
內置可充電鋰電池,方便拆卸,無需依靠授權維修人員更換 |
3.2 |
☆ |
電池工作時間:連續監護時間不小于6小時;不少于300次200J充放電;不少于200次360J充放電 |
4 |
|
手動除顫 |
4.1 |
|
支持成人、小兒 |
4.2 |
|
采用雙相波技術,雙相指數截斷(BTE)波形,波形參數可根據病人阻抗進行自動補償 |
4.3 |
|
手動除顫分為同步和非同步兩種方式,體外除顫能量分20檔以上 |
4.4 |
|
輸出能量:成人最大能量可支持360J |
4.5 |
★ |
開機速度快,設備的休眠喚醒開機時間小于2s,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4.6 |
☆ |
充電至200J小于3s,提供彩頁或說明書等材料 |
4.7 |
★ |
除顫后基線恢復時間小于2.5s,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4.8 |
★ |
病人接觸狀態指示:體外除顫電極板支持顯示病人接觸阻抗狀態;除顫監護儀界面可顯示病人接觸阻抗狀態和接觸阻抗值 |
4.9 |
|
手動除顫模式支持自動節律分析,提供除顫操作指引 |
4.10 |
|
手動除顫可按預制序列和病人類型自動調節能量 |
4.11 |
|
體外除顫電極板支持成人、小兒電極板一體式設計,無需額外小兒電極板轉接件 |
4.12 |
|
體外除顫電極板支持能量選擇、充電和放電操作 |
4.13 |
|
支持手動事件標記功能,方便醫護人員隨時記錄治療、用藥等操作時間 |
5 |
|
監護 |
5.1 |
☆ |
支持3導心電監護,HR范圍:成人15-300bpm,小兒/新生兒:15-350bpm |
5.2 |
|
頻率響應范圍最大支持0.05-150Hz;共模抑制比最大支持>105dB |
6 |
|
記錄儀 |
6.1 |
|
內置50mm熱敏記錄儀 |
6.2 |
|
自動打印報告:充放電、標記事件、自檢、報警 |
6.3 |
☆ |
走紙速度:6.25, 12.5, 25, 50mm/s,誤差±5%,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7 |
|
存儲容量 |
7.1 |
|
設備的內部存儲容量不小于1Gb |
7.2 |
|
可存儲不少于10小時連續心電波形;可存儲不少于500個事件 |
7.3 |
|
支持USB接口,可通過外部USB閃存設備導出搶救記錄數據 |
8 |
|
設備維護與自檢 |
8.1 |
|
設備具有用戶檢測和設備自檢功能 |
8.2 |
|
支持開機檢測和運行中實時檢測;設備處于關機狀態下支持每日、每周的設備自檢 |
8.3 |
★ |
定期關機自檢應覆蓋全面,檢測項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:治療模塊、電池、放電,其中充放電檢測應覆蓋最大能量,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8.4 |
☆ |
支持用戶檢測提醒,當超過建議的時間未進行手動檢測時,除顫監護儀會給出提示 |
8.5 |
|
提供設備狀態指示燈:根據自檢結果,紅燈/綠燈指示設備狀態 |
8.6 |
★ |
查看自檢報告方便快捷,操作步驟不超過2步;自檢報告顯示的檢測項支持用戶自定義。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8.7 |
★ |
自檢失敗時,提供圖文故障排除提示,提供說明書等證明材料 |
9 |
|
遠程設備管理 |
9.1 |
★ |
可選配蜂窩移動傳輸(4G)功能,支持連接遠程設備管理系統,進行設備集中批量管理、故障保修 |